联华证券_国内股票配资平台_真实炒股配资申请
联华证券_国内股票配资平台_真实炒股配资申请
你的位置:联华证券_国内股票配资平台_真实炒股配资申请 > 国内股票配资平台 > 做实“五大监管”“四新”工程 金融监管总局五地监管局这样做

做实“五大监管”“四新”工程 金融监管总局五地监管局这样做

发布日期:2024-01-26 05:23    点击次数:188

  1月11日,金融监管总局举行学习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发布会,此为系列发布会第三场。此次发布会的主题为“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包括金融监管总局北京局、上海局、安徽局、宁波局、四川局相关领导出席。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北京局:及时叫停、规范“伪创新”“擦边球”行为

  金融监管总局北京局副局长孙国栋就“四新”工程(“新机构新作风新建树新形象”)做了介绍,涵盖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金融领域落地落实、打好监管和政策的协同“组合拳”、央地协同推进金融监管全覆盖、坚决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坚定捍卫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以普惠金融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六个方面。

  “主动加强与各金融管理部门、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相关派出机构的工作联动,有效集成各方资源和力量,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谈及协同“组合拳”时,孙国栋表示,2023年全年,北京局与有关单位联合出台多份政策文件,广泛覆盖帮扶市场主体、助力产业恢复发展、支持持续扩大消费等领域。

  在强监管严监管方面,孙国栋介绍称,聚焦抓早抓小防控风险,聚焦股东股权、关联交易等实质性风险加大检查稽查力度,穿透识别、精准打击各类隐匿性、交叉性、关联性风险,及时叫停、规范涉嫌借创新之名行套利之实的“伪创新”“擦边球”行为,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严防“带病运行”。

  上海局:“五大监管”犹如人的五指,聚指成拳形成合力

  金融监管总局上海局局长王俊寿围绕“五大监管”进行了详细介绍。王俊寿认为,“五大监管”是一个三纵两横的矩阵体系,是多维立体的监管架构,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是一个有机整体。“犹如人的五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对机构形成整体画像;又如人的五指,掌心打开,各有所长;聚指成拳,形成监管合力。”

  对于机构监管,王俊寿表示,要强调整体性,主要是突出三个“抓”:一是抓机构法人,重点关注总行总公司资本约束、顶层设计、考核机制、合规文化、三道防线、管控能力、科技支撑等方面,同时做好分类分层监管;二是抓公司治理,重点是关注党的建设、股东行为,防止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操纵;三是抓市场准入,重点是“三个防止”,防止产业资本在金融领域的无序扩张,防止高管与从业人员“带病流动”,防止各类“伪创新”由监管背书。

  对于功能监管,王俊寿表示,要强调一致性,突出三个“一”,即坚持同一业务、同一标准、统一监管,用科学的监管标尺有效实现监管贯通,防止以金融创新之名行监管套利之实。重点是建立跨机构监管和跨市场协同的标准与机制,尤其是在交叉金融领域、资管类业务,以及普惠金融考评等方面。同时,功能监管既要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又要防范各自为政的竖井式监管,增强政策的一致性和协同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了解到,截至2023年11月末,在沪外资法人银行21家,外国及港澳台银行分行49家,异地外资法人银行分行14家,外资银行代表处53家。辖内外资银行资产总额1.6万亿元,占全国外资银行资产的42%。

  安徽局:涉农贷款余额2.6万亿

  金融监管总局安徽局局长覃刚就安徽局助推乡村振兴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覃刚介绍称,安徽省正在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的关键时期。截至2023年11月末,安徽省涉农贷款余额2.6万亿,较年初增长20%,规模、增速均居全国前列。

  覃刚表示,安徽局全力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一是强化监管引领,打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新模式;二是统筹“软”“硬”兼修,助力建设宜居宜业新乡村;三是服务产业兴旺,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新动力;四是托底增收,开创和美乡村建设新局面。

  所谓“软”“硬”兼修,一方面是完善“软环境”,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抓手,汇集涉农数据,开展信用评价,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夯实农村信用体系;另一方面是提升“硬实力”,建立主要银行机构县域一对一“包保”服务结对机制,强化对乡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支持。

  数据显示,目前安徽已在1.2万个行政村创新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覆盖全省近80%的行政村。覃刚表示,安徽局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纳入全局工作重点,围绕信用村建设工作部署、信用评价和结果运用等方面联合出台系列政策,夯实制度基础;搭建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服务平台,利用采集归集数据,开展系统化、智能化、批量化评分评级,截至2023年11月末,已对1017万户农村主体信息建档,评定各类信用主体676万户。

  “将继续推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提升覆盖、提质增效,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探索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有效路径,提供安徽方案、贡献安徽力量。”覃刚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了解到,安徽局还集中力量抓好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明确中小法人银行机构业务简单化、本地化导向;稳妥有序推进省市机构改革和县域派出机构组建,谋划研究省市县派出机构设置和职能配备等。

  宁波局: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32.39%

  金融监管总局宁波局局长孙世重就宁波局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孙世重介绍称,宁波市民营经济发达,全市138.63万经营主体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达96%。

  对于推进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做法,孙世重表示,主要是四方面:一是加强协同,构建多维高效的政策体系;二是数智赋能,提升金融服务精准性和有效性;三是分类施策,完善金融服务供给格局;四是提质增效,推动金融服务模式试点突破。

  “积极探索金融惠企政策精准匹配、精准推进、精准兑现的全过程管理。”在数智赋能方面,孙世重详细介绍称,以政府部门提供的各类小微企业名单为基础,通过“名单制+数智化”方式,筛选形成政策适用对象清单,匹配数据信息“精准画像”,点对点推送至银行机构开展对接服务。运用监管大数据跟踪监测政策执行情况,强化闭环管理。

  孙世重举例称,刚刚结束的“走万企提信心优服务”活动,宁波局把“数智”贯穿始终,筛选匹配对象,线上推送名单,平台管控进度,共对接无贷小微企业2.25万户,发放首贷1196户、14.49亿元。

  孙世重还强调,数字普惠是宁波普惠金融改革的突出特点,例如依托政府公共信息平台,搭建了三类场景,实现金融政策、产品和服务“一屏通览”、金融需求“一屏通办”。其中,特色信贷产品展示场景方面,汇集辖内130多款个体工商户专属信贷产品,经营主体扫二维码可见、可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了解到,截至2023年末,宁波各项贷款余额3.79万亿,同比增长15.83%,高于全国5.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0.6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2个百分点;全辖普惠小微贷款余额6489.57亿元,较年初增长32.39%;全年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额411.89亿元;辖内存放、拆放同业和买入返售资产规模压降至历史峰值的23%。

  四川局: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双升”

  金融监管总局四川局副局长周卫江就四川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周卫江表示,四川局引领金融机构着力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引入量增、期长、面广、价优的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助力工业兴省制造强省建设。近三年来,四川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双升”,贷款余额年均增速超过20%,对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授信5150亿元。

  就四川在金融业支持制造业的做法,周卫江用“专、精、特、新”四个字概括。“专”方面,四川现有科技支行25家、科技保险支公司2家,科技金融专业机构数量位居全国首位;“特”方面,围绕企业特点、产业特色、地区特征,着力提高金融供给质量。

  具体来看,针对科创企业特点,引导推出“天府科创贷”“科易融”“科融保”等40余项产品,2023年前11个月,累计向近1.7万户科技型企业贷款3241.5亿元,较年初增长19.4%,近半数为中长期贷款或信用贷款;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超23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了解到,四川局还有力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四川省市县两级农信社改制农商行全部完成,四川农商联合银行批复筹建,将按计划开业;不良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积极加大保交楼项目配套融资支持力度;积极配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等。有力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如严肃整治产品“炒停”乱象;持续推动机构清虚,一批保险专业中介分支机构、非银行类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平稳有序退出市场。